修复受损腹直肌为何如此重要?

妇女怀孕期间,体内分泌出的荷尔蒙,会致腹部肌肉和骨骼变得柔软,令容纳胎儿的空间得以扩大。但当由怀孕至生产期间,子宫会膨胀而致腹直肌拉扯,而引致产后不少生理问题,包括腹直肌分离、内脏移位等。如之后没好好处理,便大有可能引致失禁、子宫下垂,以及阴道松弛等。CB 菲蜜产后修复中心,利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帮助产后妈妈回归修复受损腹直肌,恢复产前少女状态。

什么是腹直肌分离?

在怀孕期间,生长的子宫会拉伸腹部的肌肉。这可能导致原本在腹部中间连接的两条平行的肌肉带(腹直肌)以异常的距离分开,这种病症被称为腹直肌分离。

产生腹直肌分离的原因有很多,例如:

这些都是会导致孕晚期及产后腹直肌分离的重要因素,而腹直肌分离的危害也不仅仅是不美观,通常伴随着内部器官下垂,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或消化不良等症状,严重还会导致压迫膀胱,腹压不足而漏尿或便秘。腹部松弛后支撑力下降,那么重量就会转移到腰部、脊柱,对于生产后身体虚弱的妈妈来说很容易引起腰酸。

如何自测腹直肌分离?

仰卧,两腿弯曲。露出腹部,左手在头后支撑,右手食指和中指,垂直探入腹部,身体放松。然后将上身抬起,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,如果感觉不到挤压,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,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。

腹直肌分离的危害?

腹直肌分离可能会导致腹部中间凸出,两侧肌肉分离。只有当腹部肌肉紧张时,例如当您从躺下过渡到坐起来的时候,这种病症才会明显显露出来。腹直肌分离会削弱腹部肌肉,引起腰痛,使患者难以提举物体或从事其他日常活动。

Healthcare medical or daily life concept : Close up stomach of young lady have a stomachache or menstruation pain sitting on a sofa.
什么情况需要做产后修复?
当耻骨联合分离间隙超过10mm时

女性骨盆中的耻骨是两两靠拢在一起并且中间有一定间隙,通常间隙在2-6mm之间,一般不会超过10mm,当宝妈产后耻骨之间间隙超过10mm时,医学上定义为耻骨联合分离,同时宝妈身体也会随之出现一些不适反应,例如活动时胯部有疼痛感、骨盆无法承受压力、下肢活动不便、影响行走等。如产后出现这种情况,请及时就医,根据医生诊断配合治疗。

对应治疗方式
Emsculpt Neo®
EMSCULPT NEO®为全球唯一非入侵性针对提升肌肉及消脂的医学级仪器, 通过美国FDA及欧盟CE双重安全及成效认证,升级版同步采用革命性专利HIFEM™ (High-Intensity Focused Electromagnetic Force) 高能量聚焦电磁场技术及热能射频技术,一机双效以高频率、高磁力及热能直接刺激肌肉中的运动神经元,在无痛感下令100%肌肉纤维产生极限肌肉收缩,同时令脂肪细胞凋亡,超越过往,达到2倍成效。

除了增肌减脂,对产后腹直肌分离也有特别好的改善效果!EMSCULPT增肌+燃脂,无创治疗,帮助宝妈快速恢复身材,轻松解决小肚腩与腹直肌分离,彻底从根源解决体态臃肿。
古法扎肚
CB 菲蜜的扎肚疗程用的是是印尼纱布,操作之前我们会对产后妈妈进行产后胸腔、腹腔、盆腔恢复的情况的评估,从而做一套私人订制的方案。

CB 菲蜜的扎肚疗程运用中医推拿肌肉筋膜松解术、腹部护理、古法扎肚绑腹脊柱骨盆支撑。塑形、瘦身、腹直肌修复、骨盆调整四位一体。疗程中,中医推拿纯手法配合纯植物提纯精油,运用拨按法、捋法、团摩法、捏提法配合单掌旋揉、双掌迭揉进行整体性调理,中医推拿手法、经络效应、产后修复效果非常明显,更符合亚洲女性身体体质。
正骨推拿修复盆骨
如果产后妈妈在恢复8个月后,耻骨联合分离间距仍然超过1厘米,那么身体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症状,出现腰疼、腿疼,长期的骨骼错位还会影响到脊椎的发展。正骨推拿是一个帮助产后骨盆修复的很好的方法之一,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妈妈们要多做几次才能达到完全恢复并且巩固不复发的效果,而在正骨的期间多少都会有疼痛的感觉。在正骨完了之后,妈妈们平时也要配合穿着骨盆矫正带以及注意站立和坐着的姿势,才能更利于骨盆的恢复。
肋骨外翻
CB菲蜜针对产后妈妈肋骨外翻的情况,专门拥有一套专业的手法,松解整个肋骨的肌筋膜,以及膈肌的肌肉群,然后运用横式呼吸法去激活胸腹部深层肌肉,调整呼吸方法,胸腔并合,改善肋骨外扩外翻,肝脾胃下垂,改善消化不良和胀气,肺功能减弱,呼吸浅短,增强心扉功能,缓解下背部疼痛,极致塑形!
腹直肌复位
主要运用内脏筋膜松弛术配合上正确的扶阳吐纳呼吸,前者会促进你身体的自然机制去改善器官功能、消除负面压力并经由结缔组织的连结,增强骨骼肌肉系统的活动度和影响一般的新陈代谢。内脏筋膜松弛术是利用轻柔的手部力量施加于特定部位,促进内脏与其周边结缔组织的正常活动度、张力与动作。这轻柔的操作有潜在的能力可改善个别器官的功能,此器官的系统以及全身的结构整合。